青山区:下好招商引资“先手棋” 跑出招商“加速度”

2024/07/31
来源: 人民网

招商引资是项目建设的源头活水。今年以来,青山区明确招商引资方向、重点对象、重点区域,健全完善招商引资机制、用好招商引资手段,聚焦装备制造、光伏、氢能、储能、新能源重卡等优势特色产业,瞄准“三类500强”企业,行业领军、头部企业,科技含量高、成长性好的企业,坚持对外招引和本土挖潜“两手抓”,采取专业机构驻点招商、以商招商、产业链精准招商。截至目前,共外出招商12批次,外出走访、本地接待及线上对接企业131家,签约项目30个,协议总金额178.43亿元。

“纬景储能3GW锌铁液流电池(包头)智造基地项目周期为一年,预计2025年上半年投产运行,2025年底全部达产。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值约200亿元左右,每年实现税收约2.4亿元左右。项目选择在包头市青山区落户,得益于地区新能源产业集聚,产业基础雄厚,项目建成后不仅能提升新能源消纳的同时,也能有效降低储能度电成本,推动地区能源结构持续优化。”纬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智造官刘雷说。

“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将始终强化招商引资‘源头活水’意识,精准招商、以商招商,不断提高招商效率。同时,用好绿电、工业配套等资源优势,瞄准产业链头部企业和‘专精特新中’小企业,加快构建完整产业链和产业生态。”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
据了解,今年以来,青山区充分补链壮链强链,将源头活水引进来,激发澎湃内生动力,不断下好招商引资“先手棋”,跑出招商“加速度”。目前,签约30个项目中已落地项目26个,落地率86.67%;开工项目14个,开工率46.67%。全部签约项目中,亿元以上产业类项目16个,完成全年任务的45.71%,协议总金额175.13亿元,完成全年任务的29.19%。

亮眼“成绩单”背后,是青山区采取的多项“硬核”措施。

区领导带队,全区13个产业链招商组全员上手、迅速行动,强固产业链条,激发“链”式效应;分解下达招商引资目标任务,量化确定招商指标,使人人身上有任务、人人身上有担子、人人身上有压力,在全区形成谈发展必靠招商、谈项目必谈招商的强烈共识;树立“有解思维”,积极谋划招商引资工作;定期招待招商引资调度,分析问题,找差距、补短板,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开展……青山区持续打出招商引资“组合拳”,为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。

“下一步,区招商投资促进局将坚持招商和服务并重,坚持定个推进,对于重点在谈项目进行前置调研分析,统筹规划,确保对接企业不少于100家。同时,持续把握主导产业发展趋势,在晶硅光伏、风电装备、氢能产业、储能产业、新材料等方向招大引强、招新引优。”区招商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
握紧项目建设“第一抓手”,为经济发展强动力。项目既要引得来,也要留得住,还要发展好,才能形成良性循环,为推动投资项目尽快落地,青山区不仅在招商引资上持续发力,还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真功夫,围绕法治、政务服务、市场等环境建设接连出招,提振经营主体信心,让企业心无旁骛做实业、抓发展。

聚力服务打造“两包”营商环境升级版,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。青山区对标“四最”城市标准要求,常态化开展政务、法治、产业、城市、金融“五大环境”对标提升行动,扎实开展诚信建设工程,以带头守信践诺赢得企业信任。坚持企业发展需求导向,全面提升办事效率和专业化水平。延续区级重大项目现场指挥、手续专班办理、区领导常态化包联企业等经验做法,以“有解思维”破解企业在项目建设和运营发展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。积极帮助企业找订单、扩市场,推动“包材包用”“蒙材蒙用”,助力企业实现更好发展。

顺势而为、造势而起、乘势而上,在项目建设上再攻坚,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再提升,青山区以奋进之姿打好招商引资“主动仗”,吸引着一批实力强、影响力大的‘独角兽企业’‘头部企业企业’来地区投资兴业,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。(韩晓慧)

来源:包头市青山区委宣传部

(责编:张雪冬、刘泽)
标签: 招商引资